住建部重磅发声!2024年房地产重点是“两件事”


来源:纵横网 浏览量(4.9w) 2023-12-23 19:09:00

2023年,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楼市相关政策转向。过严过紧的房地产政策逐步松动,基础性制度的完善被安排上日程,新模式的探索加速,房地产市场向新时代迈步。

2024年房地产市场会出现怎样的变化?21日至22日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透露玄机。在部署2024年房地产相关工作时,会议指出,重点要做好两件事:一是稳定房地产市场,二是构建房地产新发展模式。

稳定房地产市场被“置顶”

此番会议将稳定房地产市场置于住房和房地产板块工作的首位,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会议提出,坚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精准施策,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房地产政策,持续抓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稳妥处置房企风险,重拳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

具体来看,相关政策或从三方面发力。

一是2024年核心城市将继续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

根据当地楼市实际情况、由各城市因城施策,对当地房地产政策进行优化调整将受到支持。近期,青岛、唐山、郑州等重点二线城市密集全面取消限购,明年这一范围还将继续扩大。

此外,2024年,各地有望进一步加大对首套和改善性住房的支持力度。例如继续下调首套和二套房首付比例、房贷利率等,降低民众购房、换房门槛。年末,京沪两城也落地了购房政策的优化举措,涉及降低首付比例、降房贷利率等,传递重磅利好信号。

二是稳妥处置房企风险,做好“保交楼”。

当前,房地产风险主要体现在房企债务化解和新房保交付等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指出,近期有报道称央行等三部门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重点提出了“三个不低于”指标要求(各家银行自身房地产贷款增速不低于银行行业平均房地产贷款增速;对非国有房企对公贷款增速不低于本行房地产增速;对非国有房企个人按揭增速不低于本行按揭增速),同时,房企“第二支箭”融资持续获得支持,多家上市房企完成股权融资。

他预计,2024年房企资金支持政策有望继续细化落实,“三个不低于”等政策若能实质性落地将有助于改善企业融资环境。此外,“保交楼”资金和配套举措亦有望进一步跟进,推动化解项目交付风险。

房屋交付风险发生的根源在于预售制度。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认为,2024年,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强化预售资金监管,现房销售试点或进一步扩围。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对资金硬缺口和难度比较大的保交楼项目,一定要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他认为,2024年,将进一步加强预售资金监管,全面严肃预售资金专款专用原则和按照预售资金管理办法来规范。

三是重拳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

在市场转型阶段,官方特别强调整治市场秩序,这也是稳定楼市的重要方式之一。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这是希望房地产市场回暖是以秩序稳定为前提的,否则秩序混乱下的回暖会出现新的风险。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系“治本之策”

针对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中央财办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这是破解房地产发展难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自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及“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以来,我国构建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进程不断向前推进,方式也逐步明确。

如何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此番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的新机制,完善房屋从开发建设到维护使用的全生命周期基础性制度,实施好“三大工程”建设,加快解决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住房问题,下力气建设好房子,在住房领域创造一个新赛道。

严跃进认为,构建新模式包括要素联动新机制、房屋全生命周期基础性制度、三大工程建设、建好房子等内容。他认为,当前房地产领域面临创造新赛道的发展机遇,而要真正走向这条新赛道,关键点在于建设好房子。

陈文静也认为,本次会议进一步明确我国住房发展正从“有没有”进入到“好不好”阶段,会议强调要“下力气建设好房子,在住房领域创造一个新赛道”。

“好房子”供给量增加一方面意味着供需的匹配度会更高,另一方面也将促进更多改善性住房需求入市,未来改善性住房需求仍有较大释放空间。她认为,房地产行业在经历了两年多的市场超调后,随着供需两端政策协同发力,“有利因素”正在不断增加,2024年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实现筑底企稳。

李宇嘉则表示,全面推进预售和现售并存的开发销售新模式,逐渐向现售模式转型,彻底解决预售制下保交楼等问题,也是房地产新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THE END

版权声明:未经纵横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文章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撤下相关作品。
风险提示:纵横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