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游客李先生在云南大理古城流动摊贩处买完西瓜,出于好奇用自己的苹果15手机(标重170克)验证对方的电子秤,竟称出“0.34千克”的重量,这让他感到很诧异。
之后李先生与商家发生争执,后又升级至网络纠纷,一些云南网友称“‘市斤秤’是当地习俗”,并对该游客出言嘲讽,甚至有当地自媒体公开称该游客不懂市斤规则似“憨鸵鸟”。
对此,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大理白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及文旅局,试图咨询相关问题,未获明确回应。
买瓜复秤——
170克的手机咋称出“0.34千克”,
游客质疑有问题
据李先生描述,他在大理古城一流动摊贩处买完13元钱(10元钱3市斤)的西瓜,发现商家电子秤未归零,出于好奇随后用自己的苹果15手机(标重170克)复秤,电子秤显示重量为“0.34千克”,他质疑称有问题短斤少两遭否认。
之后他前往隔壁特产店复秤,确认手机重量是170克后,再次返回理论,但该摊贩坚称“秤无问题”,反指其“诬陷”,双方争执不下。最终在路人劝解下,李先生离开现场。
事后,李先生将事件视频发布于抖音及微信视频号,引发网友关注和热议,评论区呈现截然相反两种观点:外地网友普遍支持其维权,认为“商家明显调秤”;云南本地网友则多数指其“不懂习俗”,称当地惯用市斤计量,秤面显示的“千克”实为“市斤”单位。
争议升级——
自媒体博主点评质疑游客是“憨鸵鸟”,
有网友称“市斤秤”现象很常见
4月21日,当地一自媒体博主发视频称,李先生质疑“市斤秤”的行为似“憨鸵鸟”,并呼吁网友不要与李先生计较,引起李先生不满。
李先生援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国务院相关规定强调,我国法定重量计量单位为“千克(公斤)”,市斤秤已被明令禁止,“旅游城市更应遵守法规,而非让游客被迫‘入乡随俗’”。
有网友指出,云南地市中,仅昆明、曲靖、楚雄三城普遍使用公斤秤,其余城市仍保留市斤秤的使用习惯,当地市民拿到秤后甚至会先调成“市斤秤”这一现象在菜市场、流动摊贩中尤为常见。
大理古城作为全国知名旅游景区,面对各地游客该不该统一使用法定计量单位?有网友表示:“市斤秤是本地生活传统,只要价格透明、提前说明,并无不妥。”更多网友认为:“习俗不应凌驾于法规之上,尤其景区需保障游客权益,以免混淆概念容易人为制造矛盾”。
相关部门——
存在“市斤秤”“公斤秤”混用情况,
“流动摊贩流动性强,监管难度大”
4月22日下午,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大理白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咨询商家使用“市斤秤”问题,未获明确回复。
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大理当地确实存在“市斤秤”和“公斤秤”混用的情况,但其监管行为应由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
一位不愿具名的市场监管人士介绍,云南多地对小商户计量器具管理存在“宽松”现象,“流动摊贩流动性强,监管难度大”,而游客与本地居民的不同习惯,更让执法陷入两难。
目前,李先生表示暂不考虑进一步维权,但希望事件能推动当地重视景区计量规范,“既然要吸引全国游客,就该用全国通用的标准。”他说。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王煜鑫 编辑 刘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