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网讯 首批房地产融资“白名单”项目的审查工作已圆满完成,审批总金额超过5200亿元人民币,约合980亿新元。这一重要进展标志着中国房地产市场融资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和市场信心的增强。
据中新社和中国网财经报道,截至3月底,商业银行已经完成了对第一批“白名单”项目的全部审查工作。在审查过程中,超过2100个项目获得了审批同意,同时对于部分不符合条件项目,银行已向协调机制进行了反馈。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强调,商业银行在审批“白名单”项目时,坚持市场化和法治化原则,严格执行贷款“三查”制度,并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了严格评估。银行结合自身的经营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综合论证,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报道指出,首批“白名单”项目的顺利推进,为房地产项目的建成交付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协调机制的推动下,一些原本可能停工的项目得以继续施工,这不仅增强了居民的购房信心,也为稳定房地产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协调机制专注于在建项目,有效缓解了房地产企业的流动性压力,帮助企业专注于建成房屋和提升建筑质量。
此外,协调机制还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贷款意愿。通过建立信贷资金的闭环管理和风险控制流程,银行机构明确了尽职免责要求,消除了基层信贷人员的顾虑,从而提升了金融机构放贷的积极性。
为了提振房地产市场,住房城乡建设部和金融监管总局于今年1月联合发布了《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监管总局在随后的专题会议中强调,多数城市已经提出了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并推送给商业银行,要求各银行主动对接协调机制,加快授信审批,满足合理的融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