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抗议:欧洲电动汽车的麻烦来了!


来源:纵横网 浏览量(2530) 2024-09-17 14:26:18

16日一早,有“欧洲首都”之称的布鲁塞尔阴云密布,临近中午又下起了蒙蒙细雨。上千名工人从火车北站一路游行到欧洲议会附近的卢森堡广场,现场标语、燃烧弹、口号声交织一片。该场抗议活动旨在声援面临裁员风险的奥迪车厂员工,更是在警示欧洲汽车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两个月前,大众汽车旗下的奥迪宣布重组其位于布鲁塞尔南部的工厂。该工厂有大约3000名员工,主要生产奥迪Q8 e-tron电动汽车。“他们在电动化方面搞砸了,”52岁的奥迪员工卡里姆·乔基说,这家工厂本来寄托着欧洲汽车巨头孕育电动汽车发展的希望,但由于销量不佳,失血严重,奥迪的电动汽车之路已是崎岖难行了。

这次抗议游行只是冰山一角。近几个月来,欧洲汽车制造商接连出现震荡。奔驰、保时捷等欧洲车企也相继宣布调整或放弃此前大力宣传的电动汽车产销目标及投资计划。而欧洲最大的汽车集团大众汽车,甚至正考虑关闭德国的一家汽车工厂和一家零部件工厂以削减成本。据悉,这将是大众汽车历史上首次关闭德国工厂。

欧洲汽车制造商的电动化转型之路之所以难行,原因众多。从宏观政策环境来看,欧盟绿色新政的不确定性,及欧洲一些主要国家政府在财政压力下难以提供足够的税收和补贴等激励措施,影响了欧洲车企的战略规划。同时,欧洲传统车企习惯于享受内燃机技术长年领先带来的红利,不愿或难以应对发展电动汽车带来的技术创新压力和高昂的研发成本。

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包括电池、电机和电控。尤其是在电池技术上,欧洲车企的研发实力相对落后,生产成本较高。在传统汽车公司从内燃机车型转向电动车型时,车辆设计和生产工艺的更新以及软件系统开发都需要大量投资,导致车企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盈利,转型动力不足。

从欧洲电动汽车的消费环境来看,虽然欧洲多国在大力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但整体上仍相对滞后,充电站覆盖不足使得消费者对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存在担忧。购车成本较高也影响了电动汽车的市场接受度和购买意愿。此外,汽车租赁公司因电动汽车残值较低,也对大规模采购电动汽车持谨慎态度。

由此,欧洲汽车制造商陷入恶性循环。电动汽车研发之路越是阻碍重重,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就越发犹豫不决;而消费者对电动汽车需求不旺,导致车企更难有信心和决心大力发展电动汽车。

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数据,欧洲电动汽车发展不及预期,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14.16%下降到2024年的12%,选择购买电动汽车的欧洲消费者不足30%。英国骏特商务咨询公司报告显示,7月欧洲注册的全新电动汽车约13.9万辆,比去年同期下降约6%。

而欧盟执意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客观上也加剧了欧洲车企电动化转型难度。一旦加税,德国宝马、大众等在华生产电动汽车的欧洲车企均不能幸免,导致欧洲消费者难以平价购买到优质的电动汽车,既影响欧洲电动汽车市场发展,也令欧盟雄心勃勃的绿色转型之路愈加坎坷。

大众汽车子公司西雅特汽车公司旗下的库普拉品牌首席执行官韦恩·格里菲思忧心忡忡。他说,如果欧盟委员会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那么该品牌将“全军覆没”。“这使公司的整个财务前景面临风险。”他说,欧盟声称调查初衷是保护欧洲汽车产业,“但对我们而言却产生了相反的效果”。

德国波鸿汽车研究院院长费迪南德·杜登赫费尔也表示,德国汽车产业正越来越多地输给全球竞争对手。德国电动汽车补贴戛然而止实际上阻止了更多的电动汽车上路,并使欧洲汽车产业倒退。

中欧数字协会主席路易吉·甘巴尔代拉告诉记者,加征关税对欧洲消费者以及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和创新都构成重大挑战。欧盟此举最终可能适得其反,导致电动汽车成本上升,欧洲消费者难掏腰包。

在欧盟委员会公布的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披露中,欧盟官员承认没有发现中国电动汽车对欧盟汽车制造商造成实质性损害,但辩称欧盟看到了所谓的“风险”。

欧盟仅仅基于“损害威胁”而强行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做法违反世贸组织规则,这也是产业界无法接受的。多家欧洲企业和商业协会不断警告,欧委会不公平地利用贸易工具阻碍电动汽车自由贸易,加剧贸易冲突风险,无助于增强欧洲汽车工业竞争力和绿色转型。此举非但难以解决眼下欧洲车企电动化转型之困,反而向全球合作和绿色发展发出了错误信号。

随着欧盟公布反补贴调查终裁结果日益临近,更多业内人士表示,依靠加征关税无法解决欧洲汽车业困境,欧盟及其成员国应听取中欧汽车产业界声音,客观理性看待中国电动汽车发展及市场机遇。

事实上,良性竞争与合作比孤立更能推动产业进步。甘巴尔代拉说,通过对中国企业进行战略性投资或建立合资企业等途径,欧洲汽车制造商可获得先进技术、供应链和快速增长的消费群体。这不仅能加强欧洲汽车行业,还能促进全球范围的合作和创新。同样,应鼓励中国电动车企在欧洲投资和生产,通过让生产更接近市场来降低成本、创造就业并为当地经济作出贡献,这将有助于中欧汽车产业共同成长。







THE END

版权声明:未经纵横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文章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撤下相关作品。
风险提示:纵横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