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网讯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可以将其海外全流程制造产能提高一倍以上,以避开惩罚性进口关税,并满足新兴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
出口和散件组装(即在中国制造汽车的关键零部件,然后运往海外组装)传统上是中国制造商开拓国外市场的首选方式。但根据周三发布的报告,随着美国、欧盟和土耳其等司法管辖区征收关税,对全流程制造业的投资正在蓬勃发展。
BNEF 在报告中表示:“随着中国电动汽车市场饱和,国内竞争加剧和产能过剩,迫使中国电动汽车品牌走向海外,寻找新的增长市场。”
中国汽车制造商已在 9 个国家建成并投入运营全流程制造工厂,截至 2023 年,年产能将达到 120 万辆。BNEF 表示,如果所有公司都能按时发布公告,到 2026 年,这一产能将在十几个国家增加一倍以上,达到 270 万辆。
全流程制造涵盖汽车生产的四大工序:冲压、焊装、涂装、总装,资金投入较大,但产能较散件组装高。
BNEF 称,中国最畅销的汽车品牌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国国有汽车制造商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汽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从 2023 年到 8 月 31 日,将有 10 个海外工厂新建或扩建项目。热门地点包括泰国、印度尼西亚和巴西。
中国汽车制造商还通过出口和本地生产项目向东南亚、中亚、拉丁美洲和中东地区扩张。
比亚迪和沃尔沃汽车公司(由中国汽车制造商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控制)正在推动欧洲的产能扩张。比亚迪正在匈牙利建厂,并宣布计划在土耳其建厂,从而进入欧盟市场。与中国电池供应商有合作的波兰也越来越受到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青睐。西班牙和意大利也在寻求投资。据报道,吉利、东风汽车集团和小鹏汽车正在该地区寻找工厂选址。
相比之下,海外散装汽车组装厂的增长速度较慢。中国汽车制造商及其外国合作伙伴承包和自主开发的汽车散装组装厂的总产能预计将从2023年的220万辆增至2026年的280万辆。
海外汽车投资激增引发了北京方面的担忧。据彭博社 9 月报道,中国商务部 7 月告诉汽车制造商,他们应保护电动汽车技术,优先考虑散件组装,并在投资土耳其和印度等地缘政治风险较大的国家时要谨慎。
编辑:辛鑫
审核:张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