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旗下媒体:重新认识和肯定房地产业的支柱地位


来源:纵横网 浏览量(2.6w) 2024-11-18 17:36:21

住建部旗下媒体:重新认识和肯定房地产业的支柱地位_https://www.izongheng.net_快讯_第1张

新华社照片,资料图

从全球来看,房地产业在绝大部分国家都是支柱产业。这不仅是因为它对GDP增长、财政收入和就业有着直接且巨大的支撑作用,更因以它为核心形成的绵长、复杂、交互影响的多层次、立体性产业链体系与资本流动在一国经济中占据着战略地位。房地产市场不仅承载着现代经济运行所需的基础条件——土地开发的功能,也提供了房地产这种人类最大宗的、直接占据现代社会财富价值七成以上商品的交易系统,更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巨大而广泛的应用场景。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房地产业获得了较快发展,在多个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国家级重要文件中,都承认了房地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但2016年后,因为房价上涨引起的舆论冲击以及实施紧缩性调控政策的需要,国家基本不再强调房地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相关文件也大多回避了这种说法,“去房地产化”的倾向非常明显。

2021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拖累。在此背景下,重新讨论房地产的产业性质,肯定它对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支撑作用,不仅是认识经济规律和当前经济形势的需要,也对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进而稳定中国经济有重大意义。

一、支柱产业的基本含义与特征

支柱产业是指在一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国民经济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的产业。它不仅在GDP增长、就业、财政收入、技术进步等方面具有显著贡献,而且能够整合进而带动其他行业一起向前发展。支柱产业以及由其带动的产业体系的发展,通常表现为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对整个国民经济具备强大的辐射和带动效应。根据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支柱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发动机”作用。基于我的理解,支柱产业一般应具有如下五个特征:

第一,贡献度高。支柱产业对一国GDP、财政收入、就业、出口收入等重要经济指标中的大多数,具有直接而且重要的贡献。

第二,带动性强。支柱产业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强大的“产业关联效应”。根据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钻石模型”理论,一个产业的发展能够通过供应链和产业链的联动带动相关行业,如基础设施、原材料和技术服务行业的发展。

第三,资本需求大。大部分支柱产业表现为资本密集型行业,对土地、机械、建筑和研发等方面会产生较强的投资拉动作用。

第四,对就业影响大。支柱产业不仅涉及自身的生产、服务、销售等多个环节,又通过产品生产和技术研发、支撑、应用,形成多层次、庞杂、绵长的产业链协同运转体系。这不仅意味着自身对劳动力产生的直接需求,也使整个产业链协同运转体系产生了大量不同的就业岗位,从而创造出众多直接和间接的就业机会。

第五,稳定性与抗风险能力强。支柱产业通常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能够在经济波动中保持相对平稳状态。在美国次贷危机期间,科技产业就通过创新活动,实现自我修复,使美国经济得以迅速复苏,表现出支柱产业对维护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功能。

二、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人类经济活动聚集于城镇区域以来,城镇土地与房屋便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载体。进入现代社会后,房地产业的市场化、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其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已完全符合支柱产业的特征,并对国民经济持续发挥着关键而稳定的影响。

首先,房地产业对GDP产出贡献巨大。这一点大家都认可,但贡献率该怎样计算呢?通常直接按照增加值(房地产行业直接生产的价值)计算,但这很不科学,还必须考虑它对关联的多层次、网状、立体产业链的整合与带动作用,即投资乘数效应。因各国房地产产业链的完备程度差别巨大,该乘数效应的确不好计算。例如,中国内地建材产业体系发达、完备,房地产业对它的乘数效应很大;而在新加坡、新西兰及香港这些国家和地区,建材生产活动很少,甚至几乎不存在,房地产业对建材业的乘数效应就很弱。因此,大家看到的房地产业对GDP的贡献率,都是只考虑了房地产业增加值,被严重低估的。尽管如此,在大多数国家,其贡献率仍处于各产业前三名。以疫情之前、处于稳定增长状态的2019年为例,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房地产业的贡献率分别约为13%、11%、12%、13%,其中在美国排名第一,高于制造业(11%)和金融保险业(7.8%),英、加、澳三国房地产业的产业贡献率也都排在前三位中。

其次,房地产业的发展也带动起巨大的资本需求。据联合国一项统计,自1976年以来,年度中用于建造房屋的投资占GDP的比率,各国一般处于6%~12%之间,新加坡甚至高达12%~26%;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占同期形成的固定资产总值的50%以上,其中用于住宅建设的投资一般占GDP的3%~8%,占固定资产形成总值的20%~30%。在美国,房地产投资占GDP的比率通常年份大约在13%~14%%。加、澳、英三国的房地产投资占GDP的比率也相对较高,加拿大在近期的房地产投资热潮中,仅其中的住宅投资占GDP的比率就在9%以上。随着人口增长及需求增加,该比值还会上升。在中国,房地产投资占GDP的比率曾长期处于15%~20%之间。但近期受调控影响,呈现低迷状态。从微观上看,与一般商品相比,房地产不仅单价高,而且总价数额大。以中国为例,从单价来看,每平方米土地或房屋的价格,少则千元,多则几万元、十几万元,繁华地段商业地产常有“寸土寸金”之说。从总价上看,一栋几千至上万平方米的楼房,仅建安工程造价就高达几百万元至上千万元,上亿元的也屡见不鲜。在中国,一些城市综合体的投资规模常高达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巨大的投资规模使得房地产业成为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

再次,房地产业超强的产业关联性滋生出超强的就业创造力。中国现在有各类房地产相关企业约220万家,若平均每家有10人就业,就达2200万人。更重要的是,房地产业与建筑、建材、金融、商贸、家居装修、物业管理、旅游酒店、教育、健康医疗、文化娱乐、物流配送、科技等行业,通过前向、后向和侧向关联,建立起绵长、复杂、立体性的产业关联网络,而这些行业各自又包含着复杂的产业链网络,都可细分成很多行业,涉及众多企业和经济活动,劳动力需求巨大。这种复杂、细密、立体的产业分工及协调运转体系,创造出大量、多专业、多工种、多层次的就业机会,估计在中国涉及上亿个就业岗位,由此不难理解房地产业用工与整个就业市场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关系。

最后,房地产相关税收在世界主要国家都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这些国家的房地产开发、经营都涉及企业税,类似于中国房地产开发公司、代理公司、策划公司等缴纳的各种税收,但房地产税收更大部分是个人与企业在交易、持有房地产时缴纳的税收。在美国,地方政府依赖持有环节的房地产税来支撑公共服务开支,该税种的征收按市值计算,税率因州和城市而不同,大约在0.5%~2%之间。房地产转让时,部分州和城市需缴纳转让税,税率在0.1%~2%之间。出售投资性物业时,需支付资本利得税,最高税率约为20%。部分州仅对房地产税的依赖度就高达50%。与房地产有关的交易与持有税收,在英国包括中央政府收取的印花税、资本利得税、增值税以及地方政府征收市政税;在加拿大包括房地产转让税、资本利得税和财产税;在澳大利亚则包括印花税、资本利得税和土地税。这些税种的含义、税率和计算方法在各国各不相同,但合计征缴数量都很大,是地方财政的最主要来源。

从多个角度均能推导出房地产业具有支柱产业地位这一结论。综合来看,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几乎所有市场化国家,房地产业不仅在GDP、就业和财政收入方面贡献领先,也是形成居民财富的主要来源,还通过带动产业链发展进一步支撑着国民经济运行。在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管理中,与房地产市场有关的调控和管理事务从来都是极其重要的工作。

三、中国需要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继续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20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房地产业在规模上获得了快速发展。在大约20年的时间里,它总体上处于供需两旺的状态,表现出支柱产业的明确地位和全面特征,极大改善了全民的居住条件和全社会的办公、商业条件。但由于房价上涨带来了舆论压力,国家对房地产业的调控也不断强化,民间和学术界对其支柱产业地位也出现了强烈的否定倾向,“支柱产业”的提法在文件中消失了。理论与实践都已证明,房地产业目前仍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中国经济也需要它支撑着继续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一,从提振经济增长和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看,需要房地产业继续发挥支撑作用。

房地产业通过绵长、复杂、多层次、立体化的产业链网络,把整个国民经济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深度勾连、嵌合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说,房地产业决定着国民经济的稳定性和发展质量。在正常状态下,房地产业贡献巨大,从前些年市场稳定发展时期的情况看,房地产业创造出上亿的直接、间接就业机会和65%左右的地方本级财政收入,以及决定着30%-40%的GDP的实现(包含乘数效应的影响)。当房地产投资与交易暴跌时,影响的不仅是行业本身,还通过产业关联,把整个国民经济拖入困境,GDP产出大幅收缩,全社会可能因失业、收入下降、债务增加而陷入不稳定状态。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震荡与宏观经济景气度的衰减,充分验证了“房地产业兴,则经济兴;房地产业衰,则经济衰”的道理——这也是被世界各国发展实践充分证明的经济规律。从中国目前的情况看,只要房地产市场不能有效恢复、健康发展,很多人就找不到工作,并通过产业关联,使更多人失去工作或收入下降,各种违约会增加,信贷质量会下降,经济秩序受到威胁,治安会恶化,民间纠纷与冲突会大量增加。所以,没有房地产开发与交易秩序的恢复,保不住良好的经济与社会秩序。

第二,从稳定财富价值和恢复大众信心角度,需要房地产业继续发挥提振作用。

从财富积累看,许多国家房地产价值占该国总财富的一半左右或更高。英国曾有一项调查估计,房地产价值占该国总财富的比率高达73.2%。在中国,从家庭来看,房地产价值大约占家庭财富的7成左右。从全社会看,以房价尚算稳定的2021年的数据推算,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为10139元/平方米,商品房交易面积179433万平方米,仅此一项当年交易对应的财产量就达约18.19万亿元。若把存量房都折价计算,全国房产财富规模至少有三四百万亿。全国城市与建制镇中未建造房屋的土地的价值还未包括在内。对这么基础性、巨量的资产,其价格涨跌不仅对政府的财政收入影响显著,而且对大众心态、投资与消费支出和社会秩序也具有重大影响:价格上涨会带来“财富效应”,业主的净资产增加,投资与消费信心会增强,家庭支出上升,全社会的交易增加,进而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反之,价格下跌则可能导致“资产缩水”,甚至引发恐慌性抛售。业主会减少投资与消费,市场状况进一步恶化。当房产是家庭主要资产时,在失业、收入下降但还必须还月供的条件下,业主可能陷入生活困境甚至信心崩溃。所以,从稳定财富价值和提升大众信心角度看,确保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十分必要。

第三,只要经济存在波动,就需要实施宏观调控,而房地产业则是调控的重要着力点。

房地产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且通过前向、后向和侧向关联,建立起绵长、复杂、立体化的产业链网络,对GDP增长、就业和财政收入的影响显著。一般说来,房地产业稳定增长时,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也会比较稳定、健康;当房地产业快速增长时,往往产生较强的“乘数效应”,使经济呈现繁荣景象;反之,若房地产市场下行,则会加重经济下行压力。因此,房地产业也就有了经济“稳定器”与“加速器”的功能,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就通过低利率等政策推动房地产市场繁荣,从而改善了就业与经济状况。但未把握好节奏,在2008年,由于按揭政策过松和次级贷款证券化等原因,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而此后美国按揭贷款政策的收紧,又造成了房地产市场的衰退,进而拖累了经济的恢复。这次金融危机也波及中国,但中国通过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房地产交易和投资增长,有效扭转了经济下行趋势。这说明房地产政策在短期内对经济具有显著扩张与收缩作用,必需科学、灵活把握。在今后的经济调控中,特别是振兴经济时,仍需要房地产业作为着力点,发挥重要作用。

基于理论分析、行业发展状况和目前楼市的情况,还可从更多角度论述中国房地产业的支柱地位具有长期性这个判断。有些人认为中国的房地产供给已过剩,有些人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过程已趋于结束,还有些人认为中国的人均居住面积已达到发达国家的天花板水平,从需求上难以支撑房地产业继续发展,因此,房地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已难维持。房地产业的确不会再像高峰时期那样发展,但结构性的短缺需求、改善性需求和城市更新改造活动仍然存在,对应的投资需求仍很大。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作者: 董藩

住建部旗下媒体:重新认识和肯定房地产业的支柱地位_https://www.izongheng.net_快讯_第2张







THE END

版权声明:未经纵横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文章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撤下相关作品。
风险提示:纵横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