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已经图穷匕见,中国正以对等幅度坚决反制。这场关税战在以螺旋式方式升级。
所谓“对等关税”之说,本质上是“美国优先”霸权逻辑之延伸。“贸易逆差”不过是借口,其根本目的是遏制中国发展,维持美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垄断地位。
鉴于特朗普1.0时期的种种乖张行为,这一次,其“关税大棒”表面看来势汹汹,实则拉大旗扯虎皮,外强中干,也早在中国意料之中。
白宫企图以极限施压的老套路迫使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屈从于其霸权路线,一方面,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实力——这是其多年以来霸权思维的折射;另一方面,低估了中国抗争的决心、意志和底气,新时代的中国早已不是100年前的中国,施压和威胁那一套过时了。
中方果断有力的反制措施展示了清醒的战略认知和持久的战略定力。从对等加征关税到出口管制体系完善,再到发布《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一系列应对,有理有据有节。
这是场遭遇战,可能还是一场持久战。狭路相逢勇者胜,但勇气要建立在实力基础上,在中美经贸博弈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背景下,全国上下当求上进、讲团结,不断增强国力。
如何强大自己?对内,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筑牢发展根基,特别是加快科技创新自立自强,把外部压力转化为转型动力,着力突破那些“卡脖子”技术,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不受制于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关税战的本质是科技战。
同时,进一步完善战略物资储备制度,建立关键资源替代方案。譬如,大豆,有必要通过扩大南美等地的进口量、推广饲料粮多元化配方等措施,有效对冲美国关税对相关产业的冲击。
对外,我们要不断推进高水平开放,以开放突破围堵。开放是中国基本国策,越是在全球化遭遇逆流的时候,我们越要笃定开放的决心,提升开放的质量和水平。有人总觉得自己亏了,生怕被占了便宜,企图筑起“小院高墙”。中国要坚持敞开大门,张开怀抱,迎接八方来客。
一方面,要重点聚焦制度型开放,通过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的对接,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譬如,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市场准入机制等措施,吸引更多外部高端资源,做到合作共赢;另一方面,推动区域开放合作。近年来,中国通过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推动RCEP等区域贸易协定的实施,中国既为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发挥了更大作用,也增强了自身的经济韧性和竞争力。
从某种程度上看,美方挑起的这场关税战无疑是全球化进程中秩序重构的缩影。我们的应对之策,绝不是情绪化反应、盲目性对抗,而是站在经济全球化立场上,基于道义良知、大国担当和自身实力的理性选择。当然,这场斗争不是陷入对抗泥潭,而是以更清醒的智慧和更坚定的决心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和发展权利。
历史已经一次次证明,一味地绥靖只会让霸凌者更加有恃无恐。就从此刻起,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以斗争精神捍卫国家利益,更要以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提升自身实力,在自我革新中超越旧思维、打破旧秩序,赢得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