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披露证据链 美国人以拍照为由骗走中国文物 学者吁尽快归还


来源:纵横网 浏览量(1.5w) 2025-04-24 16:56:51

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帛书,是迄今发现的唯一战国时期帛书,自1946年被美国人柯强骗取,流落美国至今近80年,现存于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近日央视节目《帛书传奇》,便展示了子弹库楚帛书在美国流转的完整证据链。

央视披露证据链 美国人以拍照为由骗走中国文物 学者吁尽快归还_https://www.izongheng.net_快讯_第1张

节目介绍,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李零,花费40多年时间,探寻子弹库楚帛书从出土到流转的来龙去脉,终于搞清楚这件文化瑰宝曲折经历的证据链每个环节。

1946年,湖南长沙古董商蔡季襄带着子弹库楚帛书到上海,希望为帛书拍摄红外照片,以便辨认上面模糊的字迹。 正在上海、常搜集中国文物的美国人柯强,却以一定可以把帛书上的模糊字迹拍清楚的承诺为诱饵,从蔡季襄手中骗走帛书,并将其非法出境送往美国。

预感到可能受骗又无可奈何的蔡季襄,只能和柯强签订了一份苍白无力的契约,大致内容为:「今收到缯书一幅,暂定嫔书代价美金一万元,现交保证金一千美元。 如缯书寄往美国途中发生事故,或不寄还,按照缯书代价,除去保证金一千元,赔偿美金九千元,为据。」

1946年8月,柯强委托他人将运抵美国的子弹库楚帛书交给纳尔逊-阿特金斯美术馆的史克曼,史克曼曾将其两次寄藏于哈佛大学的福格博物馆。 1949年,柯强又将子弹库楚帛书中完整的《四时令》部分,借存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长达15年,其余残片则继续留在福格博物馆。

1964年4月10日,柯强从大都会博物馆取走《四时令》,卖给纽约古董商戴福保。 1966年,辛格医生偶然在戴福保的店内发现《四时令》,力劝好友赛克勒医生买下。 最终,子弹库楚帛书落入赛克勒之手。 1987年5月26日,塞克勒去世,《四时令》借存至他捐资修建的赛克勒美术馆。

流落美国的中国子弹库楚帛书,引起中外学者的关注。 他们不仅致力于对楚帛书的研究,还呼吁子弹库帛书属于中国,应该归还给中国。

帛书研究专家、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夏德安表示,他们确切知道子弹库帛书的涵义和来源,「这些证据是如此详细。 许多已经返还原籍国的物品都缺乏这种程度的证据细节“。

2024年6月,夏德安在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殖民背景流失文物保护与返还国际研讨会》期间,向中国文物管理部门移交了一件子弹库帛书流失美国的重要物证——当年柯强存放楚帛书的盒子的盒盖。

盒盖上,1946年福格博物馆的原始标签与签收记录清晰可辨,与哈佛大学档案中两次借存时间(1946-1949、1949-1969)完全契合,串联起帛书抵美后迄今79年的寄存史。

夏德安还披露了蔡季襄和柯强往来的信件,信中蔡季襄多次向柯强催要帛书欠款,成为柯强骗走帛书的实证。

帛书研究专家、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罗泰提到,赛克勒生前曾与他多次见面,对方理解帛书的意义,「还意识到如此重要的东西,不应该保留在原属地之外」,他生前曾计划将子弹库楚帛书归还中国,但离世前未能如愿。

从蔡季襄与柯强签订的那份无奈契约,到柯强档案中披露的信件与帛书在美国流转细节,再到赛克勒未竟的归还遗愿,无不证明在美楚帛书属于中国,应尽快归还。







THE END

版权声明:未经纵横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文章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撤下相关作品。
风险提示:纵横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本文地址:https://www.izongheng.net/news/kx/6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