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玉 王国庆 郭志峰
漫步于华灯初上的内乡县衙历史文化街区,欢声笑语、热闹非凡。总投资11.38亿元的街区,建筑风格与内乡县衙一致,总体为“七街八巷”。目前,建成的西区已投入运营,初步形成以商贸、餐饮、休闲、文化演艺为主的服务业集群,被评为“河南省一星级特色商业区”“河南省文化示范园区”“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内乡县衙历史文化街区的成功运营,只是内乡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内乡县以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为契机,围绕‘文化为民、文化靠民、文化惠民、文化乐民’,坚持以农村文化引领为主线,以建设‘文旅名县’为动力,以全面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载体,以文化民生为根本,着力做好县乡村三级文化阵地建设、文化产品供给、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人才培养,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文化满意度。”内乡县委书记张智广说。
有耕耘就有收获。近日,内乡县岞曲镇王井村乡韵文化合作社、赵店乡岗堤村曲剧文化合作社被命名为2023年“河南省示范性乡村文化合作社”,这是继去年城关镇戏曲文化合作社、板场乡民俗文化合作社获得此项荣誉后,内乡又获得的省级表彰。同时,在全省2023年“我的乡村文化合作社”才艺大赛评选中,南阳市获奖的4个作品,均为内乡县作品。
内乡,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勇往直前。
塑造公共文化服务“新优势”
近年来,内乡县委、县政府完善全县公共文化服务制度设计,立足宝天曼、县衙、宛梆三大特色资源优势,全力推进内乡县文旅融合发展,制订下发了《关于实施文旅名县战略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方案》《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免费开放工作管理办法》《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等文件,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县委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县政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指标体系。把乡镇每年5万元文化活动费、村级每年3000元文化活动费、乡镇宣传文化管理员每月1000元补贴、村级宣传文化管理员每月300元补贴等,全部纳入财政预算予以落实,从根本上解决了乡村两级有章理事、有钱办事、有人管事的问题,为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物质基础。
投资5.6亿元,高标准推进“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宛梆艺术剧院和融媒体中心”建设,高质量建设了内乡县衙博物馆、宛梆戏曲艺术博物馆、宝天曼自然博物馆、菊潭古瓷博物馆等10个博物馆,形成了全市唯一的“博物馆之城”现象。投入7.8亿元,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六个全覆盖”,即全县16个乡(镇)、296个村(社区)配备文化管理员全覆盖,村级文化活动经费全覆盖,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覆盖,宛梆戏曲公益演出、公益电影放映全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七个一”工程全覆盖,全县文化管理员培训和乡村文化合作社注册全覆盖。
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为手段,按照“创意驱动、美学引领、艺术点亮、科技赋能、跨界融合”新文旅理念,探索文旅新路径,用好互联网传播和新媒体传播两个平台,实现线下演出和线上传播的有机结合。成立了文旅文创融合数字创意中心,充分利用县衙、宛梆、邓瓷、菊乡等文化元素,植入核心文化IP,借力元宇宙、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手段,创新表达、技术赋能,制作《映像内乡奇幻记》系列文旅沙盒,实现了文旅资源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便捷化消费。内乡宛梆传承保护中心每周三、周六通过抖音、快手开展“宛梆情·新传承”线上直播活动,每晚线上观众在3万人以上,三年来,线上观众达1000万人次。“菊乡书声”微信朗诵大赛、“非遗”直播文化节、“七夕”直播文化节、“农民丰收节”直播晚会等植入新媒体元素,让文化活动走上“云端”,让老百姓能在手机上“看演出”,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体验。
内乡县以全省第二批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试点县为契机,投入500万元,积极实施乡镇图书分馆和数字化建设,建立了“内乡文化云”数字平台,在全县16个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建立了图书分馆和数字服务平台,形成了以县图书馆为总馆、乡镇图书馆为分馆、村农家书屋为终端的公共图书馆城乡一体化服务体系,实现了数字资源共享。
今年10月,内乡县对全县文化管理员、文化指导员、民间“村宝”等,开展两次为期7天的培训。文化指导员围绕如何制作短视频打造“乡村网红”这个主题,进行现场教学,实用方法入脑入心。在培训之前,先建一个学习交流群,每个学员每天制作视频作品发到群里,相互学习借鉴,提高学员水平。
打响文化引领风尚“新品牌”
过去,在南阳盆地及周边流传着:“想看梆子戏,多跑十里地”“见到宛梆团,心里格外甜”,宛梆,在内乡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宛梆是流行于河南省南阳市的稀有剧种,已有近百年的历史。2006年,宛梆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宛梆人多年来坚持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坚持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成为保护、传承、传播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典范,也成为内乡“百姓文化舞台”的中坚力量。
内乡“百姓文化舞台”,围绕读书、唱歌、戏曲、舞蹈四个方面,创新打造了“菊乡书声”“放歌湍河”“出彩宛梆”“舞动内乡”四大群众文化品牌,分别叫响了“书香大舞台,悦读展风采”“草根大舞台,有你更精彩”“戏曲大舞台,想唱你就来”“活力大舞台,激情舞起来”品牌,形成了县城引领、乡镇覆盖、村级延伸的良好格局。截至目前,菊乡书声举办了481期,放歌湍河、出彩宛梆、舞动内乡共举办318期。通过供给多样化、多元化的文化产品,让群众成主角、让草根当明星,实现了送文化、种文化到秀文化,群众看、群众唱到群众演,动起来、跳起来到笑起来的精彩嬗变。特别是内乡县菊乡书声晨读晚诵读书会,自创办以来,秉承“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宗旨,着力打造开放的阅读平台、诗意的吟诵舞台、魅力的展示高台,荣获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优秀阅读活动品牌”,入选中国图书馆学会《全国县级图书馆建设和服务创新案例汇编》。
依托乡村两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整合各自特色文化资源,创新打造高品质农村文化综合体“百姓文化礼堂”51个。围绕“教育教化、乡风乡愁、礼节礼仪、家德家风、文化文艺”定位,做到“大门常开、活动常态、内容常新、队伍常驻、机制长效”。通过提升文化礼堂设施硬件,丰富农村宣传教育活动,优化农村精神文化供给,创新完善工作体制机制,促使“百姓文化礼堂”切实成为民有所乐的“会客厅”,农民技术培训的“孵化器”,“新乡贤”诗礼教化的润滑剂。
实施“公共文化新空间”行动计划,积极推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在内乡县城,创新打造了78个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简餐等服务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城市文化客厅”等新型文化业态,营造小而美的公共服务和艺术空间。在乡村,因地制宜建设了279个涵盖乡村音乐厅、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文化志愿服务站等主题功能空间,成为广大百姓享受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
本着自愿自发、自娱自乐原则,全县建立了312个乡村文化合作社,全县296个村(社区)实现了文化合作社村村全覆盖。开展文化合作社才艺大赛活动。创新打造了中国宛梆戏曲艺术节、菊花文化节、宝天曼杜鹃文化节、萨克斯音乐节、农民丰收节、乡村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形成了“一村一品,各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开展“乡创美拍”活动。逐村制作“内乡美吧”小视频,打造了一批关注度高、引流度强的“乡村网红”,打造了文化合作社四季村晚新品牌。开展“示范性文化合作社”创建活动,创建省级示范性文化合作社4个,县级32个。在发展条件好的村,积极探索“荣誉社长”制度,开展“文化指导员”试点工作,引导文化合作社深入挖掘当地资源禀赋,融入乡村振兴和公共文化服务格局,使乡村文化合作社“热起来”“活起来”“强起来”。截至2023年11月,内乡县在国家平台注册文化志愿者7600余名,上传发布“内乡美吧微视频”作品46000余件,选送18个优秀作品参加全省乡创美拍大赛,各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赵店乡岗堤村曲剧文化合作社入选《河南省乡村文化合作社创新案例汇编》,这也是南阳市唯一入选案例。
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引擎”
围绕省市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文旅康养融合行动,内乡县塘峪康养文旅小镇应运而生。它位于夏馆镇青杠树村,距宝天曼景区40公里,是一个群山环抱、林木茂盛、风景秀丽的高山盆地、天然氧吧。目前,已投资1亿元进行河道治理、闸坝蓄水、桥涵建设,旨在打造中原最大的无障碍文旅康养休闲养生基地。
古朴厚重的吴垭石头村,见证历史变迁、享誉中原,被命名为中国景观村落、中国传统村落等,将以全要素功能优化提升迎来美丽蝶变。走进近300年历史的吴垭石头村,一条投资980万元、规划1.4公里的生态彩色旅游道路映入眼帘,核心区域石头院落正在修缮,专用供水线路与污水管网同步施工,一个传统古村落精品民宿雏形已现。
围绕特色农产品,开发特色旅游线路,将乡村作为文化、农业、旅游相融合的主战场,着力打造以生态观光、休闲体验、科普研学为主要内容的农游一体新业态。如今,全县已形成“牧原肉食”“内乡毛华菊”“赤眉油桃”“余关核桃”“琴溪湖茶叶”“赵店岗堤金银花”“福瑞滋金钗石斛”“大桥杨沟柑橘”“伏牛山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和“月季小镇”“郦邑贡菊产业基地”等为代表的生态旅游品牌,从而带动乡村旅游、激活文旅消费,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
以云露山、二龙山、塘峪、石堂山、宝天曼等为基础,以“省级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为抓手,依托山水文旅资源丰富、植物多样性突出等优势,建设休闲康养基地和康养产业集群,积极开发特色化、差异化、品质化的乡村康养旅游产品,完善乡村康养设施和配套服务,提升乡村康养旅游的标准化、品牌化水平。目前,创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乡镇3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4家,省级休闲观光园区3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3家。
“产村融合”开拓研学旅行。内乡县灌涨镇马集艺术村、中以农业园是内乡县产村融合驱动乡村振兴的先导项目、示范项目。马集艺术村把粮食、高效农业、文旅等产业导入进去,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中以农业园高效农业通过文化赋能,激活了特色产业新发展,占地6000余亩的园区既是科研中心、采摘基地,又是休闲观光园、青少年科普实践场所。中以农业园、内乡县衙、宛梆戏曲艺术博物馆、吴垭石村头、宝天曼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暨世界地质公园、云露山六个研学基地,被授予“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研学基地”。
今年以来,内乡县先后获得了“中国最美县域”“中国最美乡村旅游名县”“2023最佳生态康养旅游名县”“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县”“河南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河南省戏曲之乡”“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多项荣誉,呈现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前景。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关键在转变思路、核心在实践创新、落脚在群众满意。”内乡县县长孙红鑫说。
面对未来,内乡县积极开辟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形成发展新优势,在创意创新上做文章、在破题破冰上出点子、在出圈出彩上下功夫,坚持数字赋能文旅、科技赋能文旅、多业赋能文旅,努力打造出更多更响的“文旅好声音”“文旅好样板”“文旅好品牌”,为南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内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