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特定的风土人情塑造了独特的地方性格。人文风土为何重要,又为创作者们带来怎样的灵感?10月18日,一场关于人文风土的对话在郑州美院举行,三联人文城市邀请诸多领域的领军人物,深入解读“此时此地”。
今年注定是属于“小城”的一年。从年初“天水麻辣烫”的走红,到夏天贵州“非遗之乡”丹寨的人潮攒动,再到最近的“山西古建热”……乘着社交媒体的快车,那些散落在广袤大地上的村镇和小城,忽然之间成了聚光灯下的主角,凭借各自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生活,成了“爆款”的代名词。一场全面的“地方文化复兴”,正汹涌而至。
今年6-10月,三联人文城市在河南中牟发起首届“三联人文风土季”,将目光聚焦于那些“小地方”丰富的人文风土资源,走近每一个参差多态的“此时此地”,感悟时代变迁,倾听动人故事,并开启一场由音乐、舞蹈、展览、沙龙与论坛构成的精神盛宴。
作为本届“三联人文风土季”的重磅活动,“此时此地”人文风土论坛邀请到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董梅,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韩昇,作家梁鸿,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主任黄印武,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邬建安,西北根源音乐人张尕怂作演讲,从文学、历史、艺术等不同角度阐述关于“此时此地”的所思所悟。
董梅分享了自己以在地行走的方式来阅读诗经的感悟。她说,诗经是一枝花,以壮游的方式还原作品中承载的人文风土,给予自己一种全新的体验。行走在这片华夏儿女世代居住的土地上,不仅超越了作品文学层面的认知,更找寻到了中华民族在时间维度的积淀。让人深刻认识到,活在当下,我们不仅仅是一个个体,而是处于一个更大的文化坐标之中
韩昇讲述了曹操官渡之战、司马迁行走中国、伯牙创作《高山流水》三个故事,深刻阐释了行走的意义。他说,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凭空想象,不能闭门造车,必须实地行走。中国的历史是走出来的,无数难以理解的事情,到了现场就明白了;许多历史讲不清楚的地方,到了实地就明白了。只有在新时代的中华大地上行走,才能创作出属于新时代的高山流水。
梁鸿说,写梁庄是一次回家,是一次重新与家乡发生情感关联的过程。当下兴起的“地方文化复兴”让人们看到了那些曾经一度被我们抛弃了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他们又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呈现其内在的丰富性、独特性。而传统文化的重塑与重建,也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和努力,使其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传承、发展和创新。
黄印武分享其在云南大理沙溪古镇做遗迹修复与保护的工作。他说,古迹修复与保护并不完全是一个“修旧如旧”的过程,而是与时间相守、与时间对话、与时间同行的过程。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所以不管是古迹的保护也好,发展也好,都是对历史的阐释,阐释其背后的价值,重塑其人文风骨。
邬建安从传统的皮影戏说起,借用当代艺术的手法打开了想象的边界。他指出,我们可能是被传统选中的“宿主”。我们一直认为自己是主动的创作者,其他东西都是客观的、被动的。但实际上,我们可能才是被驱使的,被注入激情、被注入能量、被注入灵感的,究竟谁是施为者,谁是被施为者,也许界定并不十分清晰。
“高高山上一清泉,流来流去几千年。人人都吃泉中水,愚的愚来贤的贤……”张尕怂演唱了《黄河尕谣》,分享了自己与小毛驴的故事。他说,自己十几年采风, 所学的、所唱的不只是音乐的旋律,而是生活的真实图景,其中蕴含着有着乡间泥土的气息,蕴含着家乡父老乡亲的音容笑貌。常有那么一瞬间,自己所唱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的歌声在哪里,家乡就在哪里”。
记者:张海洋
审核:王一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