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有网友发现英语教育改革很大,教材难度增加了很多。这种英语教育的“分流”办法我在三年前介绍过。这种教育改革整体的设计思路非常的精细,需要大家花点时间去了解。首先大家可以从一个经典的问题入手:
“谁生的孩子去做护工?”
社会运转,就必然带来分工。那么谁生的孩子去做护工钳工水管工呢?这也就是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它需要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差。只有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孩子,被分流进入了职业教育,他才可能在未来从事相关的服务性劳动。大城市本地人,家里自己有房有车,哪怕分流进入了职业教育,他也不会在未来去做护工。
知道了这个结果,就要倒推去改变考试制度,把“合适的人”分流进入职业教育。
怎么改革考试呢?
这里就要提到每个学科的学科特性了。一般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可以把分流方式简单归纳成“英语分流”和“数学分流”。
英语分流最体现家庭条件。也就是说在这类学科当中往往普遍存在大量的超前教育。对于绝大多数资质中等的孩子来讲,家长的经济能力越强,给孩子投入的教育资源越多,这个孩子的英语水平平均也就会更高。增加英语考试的难度,就可以把资质在中间段且家庭条件偏差的学生分流到职业教育当中。而数学教育就没有这样的特性。适合学习数学的学生整体并不多。考不出来,就是考不出。
我在初期接触教育分流理念的时候也和绝大多数人一样,觉得不太舒服。作为一个从小在中国长大接受中式教育的人,总会在骨子里面觉得社会不该这样。我也总会感觉,公立教育有义务去帮助每个孩子有公平的起跑线,靠孩子的个人天分去筛选他们未来的职业路径。
当时给我介绍教育分流的老师讲了段话,我印象非常深刻,这里也分享给大家。他的说法就是我们的考试本质是一种“认命教育”。
为什么呢?
道理很简单,其实读书考试这条路,对于90%的孩子都是不适合的。你看,每年出生人口就1%进入985,最多也就是前10%的孩子有相应的天分,适合去竞争这1%的位置。讲得再难听点,我们这些人从小都考过无数的考试。自己是不是读书考试那块料,脑子清楚的人都知道。
那么考试带来的是什么?
是公平感。更或者说是“认命”的理由。
就是一个成年人,从事辛苦的体力劳动,他往往不会抱怨是父母的经济地位导致他现在的处境,而是抱怨自己当初没好好读书,考个好成绩。可是成绩这东西,真是你努力了,就能考好的吗?
想明白了这些道理,大家在孩子的考试问题上,也能少很多的执念。
来源:@sven_shi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