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威尼斯电影节看了三部政治题材的剧情片。
早上刚去看了乌克兰电影《蜜月》(Honey moon)。我不确定这是不是战争爆发以来,纪录片作品之外,乌克兰电影人拿出的第一个剧情片,但是我看到最早的之一。乌克兰女性导演Zhanna Ozirna 处理得太棒了。
战争怎么拍?素材过于丰富,对纪录片友好,电影反倒很难入手。全副武装的士兵、无人机、爆炸、鲜血,这是《马里波乌尔的20天》等纪录片的战争影像。但电影得给出新的视角。
《蜜月》的镜头,从来没离开过一间公寓。一对新婚夫妇刚买了套公寓搬进去,软装还没弄完,先邀请朋友们来家里庆祝,聊天喝酒。即将到来的孩子。生活里的笑话。房间布置。政治局势。德里达。女主角在维也纳的个展和驻地项目。就像所有城市里的年轻人。有朋友送新人了一个应急背包作礼物,里面有手电筒和电池收音机,其他人还笑他过虑。
凌晨,战争在窗外到来。爆炸是不定时的。士兵聚集在楼下。年轻夫妇给亲人朋友们打电话,焦虑,恐惧,不安,该离开还是等待?加油站、超市和银行排起长队。镜头从未离开过这间公寓。战争在哪呢?战争就游荡在这个空间里。新闻里的声音、电话那头的讨论、窗户外的爆炸、士兵挨家挨户的敲门声,包裹了这间公寓。逃去奥地利吗?女主角是艺术家,她的个展和驻地此时听上去如此不真实,她怀疑艺术在此时毫无作用,现实强烈而直接,她想自己该去前线做志愿者,哪怕给大家调Molotov 鸡尾酒也好。这对新婚夫妇的“蜜月”,就是动身逃难。影片在这里结束。
艺术有什么用呢?乌克兰导演 Zhanna Ozirna “交卷”了。
走出影院,一个乌克兰女生站在楼梯处,直直地站着,摘下眼镜,抹眼睛,随及哭出声来。同伴拍她的肩。人们沉默地注视,用目光拥抱,然后离去。
这片子太低调了,如果不是遇到一个德国策展人跟我大力推荐,差点错过。赶着订了最后一场,大早上九点钟,现场只坐了几十个人。也不知之后会不会跟更多观众见面。
罗马尼亚电影《The New Year That Never Came》(《永未到来的新年》)讲述了1989年齐奥塞斯库末期,罗马尼亚普通人日常生活里的政治。《二手时间》影像版。堆了无数苏联笑话。全片都聚焦在十二月底那几天。导演本人显然对这个选题着迷,之前拍过同题短片,现在又扩展成长片。他现场Q&A时说,柏林墙倒塌是宏观事件,他更感兴趣微观视角下,“墙塌了”前后普通人的生活。处处是政治,但政治是在日常里的。片子里的角色选择很有代表性:学生、工人、“斯塔西”、戏剧演员、国家电视台编导,每个人在片中都遇到了一个麻烦,而这个麻烦都跟「系统」有关。
十几岁的大学生在学校里发表了错误言论,面临毕不了业的惩罚,可能要分配去工厂,他决定跟朋友一起润,俩人找了辆车就往边境去了(看了下地图罗马尼亚好像也润不出去……)。他父亲是国家电视台编导,此时也在剪辑室里焦头烂额——女主持人同事突然跑了(还是出事了),而她刚刚代表电视台声情并茂地录了一段新年献词,歌颂伟大的罗马尼亚和领袖。台里领导批示说,必须立即找到解决办法——把她剪掉也不行,不能让公众知道女主持人的缺席。他们决定找一个跟她长得像的演员或主持人,化妆一下来替代。找来找去,发现了国家戏剧团的一个演员长得像,就指示她来朗读那段新年献词。于是这位演员的烦恼也来了,献词里都是荒唐而可笑的话,现实已经溃烂至此,她良心和自尊上不想接这个“肉喇叭”的活儿,但又不敢反抗指令,就想了各种办法来逃脱。“斯塔西”是位中年男子,他经常找不同行业的人“谈话”,掌握舆情和动向,但在日常生活里呢,他是个孝子,他从小长大的老公寓楼要被强拆了,断水断电,老母亲拒绝搬走,决定以死相抗。他内心也很挣扎,但还是用工作中的套话劝,妈妈,城市发展不是件坏事呀,这也是为了人民好。妈妈骂了他一顿,坚决做钉子户。还有老实厚道的工人。他在厂子里是模范标兵,有个清贫但幸福的家庭。他七岁的孩子,给老家的爷爷写贺卡祝新年快乐,说你要给我妈妈祈祷,她的愿望是一个新的钱包,你也要记得祝福我爸爸,他的愿望是让“Uncle Nic”死。完了,“Uncle Nic”就是齐奥塞斯库。童言无忌。父母关起门来的“危险发言”被孩子学到了。工人大哥吓疯了,想尽各种办法补救,并惴惴不安地等待厄运降临。
每个人的日常和社会生活都割裂了。而把所有人的命运连起来的,是那个无所不能的「体制」。结局就是1989年12月齐奥塞斯库的广场讲话……随后“墙塌了”,导演结尾把电影和历史影像剪辑在了一起,这些角色,就是千千万万普通的罗马尼亚人。
巴西电影《我仍在此》,是《中央车站》等电影的著名导演沃尔特·塞勒斯新作,讲述了巴西军政府时期的一段黑暗历史,真实故事,改编自巴西作家Marcelo Rubens Paiva的非虚构原著。1971年,前国会议员、工程师Rubens Paiva一家人幸福生活在一起,养了六个孩子,家里经常招待朋友聚会,往来者都是报社主编、艺术家和作家等左翼人士。突然有天Paiva被带走了,从此消失,后来才有消息传出他遭受酷刑后被杀害。但巴西政府从来不承认,“查无此人”。电影主角是这位母亲Eunice。她忍住痛苦和崩溃,追索真相,同时以无尽的爱和勇气把六个孩子养大,而且她并未只是成为Paiva的“受难者家属”,她在四十多岁重返校园,修读法律,并成为巴西社会活跃的人权捍卫者和法律专家。她和Paiva的儿子Marcelo事发时才11岁,后来成为一名作家,写下了全家人的故事。
其实这种题材很适合拍成纪录片,电影容易“用力过猛”,成了陈腔滥调。但塞勒斯处理得很巧妙,保持他一贯擅长的情感叙事,镜头平缓、温柔,同时对政治和社会变迁场景保留了极大的克制,除了“真相与和解”的历史创伤,更多聚焦在一家人半世纪来的情感和命运,尤其是母亲Eunice这位女性的个人抗争。
巴西这部是主竞赛,肯定会上院线,罗马尼亚和乌克兰那两部会比较小众。但这类题材吧,电影还是比不上纪录片好看。乌克兰和伊朗近几年出了太多优秀纪录片,唉。
来源:@孟常
下一篇